img

专家科普 | 有时,生与死就一次胃镜的距离

  • 分类:健康中国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7-10 08:3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病例 徐女士,64岁,在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酸,伴后肩放射性痛,于是去医院做了胃镜,病理诊断显示胃粘膜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考虑粘膜内癌。于今年6月来我院胃肠肛门病科就诊,经过李希全主任会诊后,建议行全胃切除,由于患者BMI指数达33.2,体重较大,患有糖尿病,手术风险和难度倍增;徐女士及家人慎重考虑后同意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非常成功,徐女士现已康复出院。 徐女士之前并没有出现腹胀,腹痛,连恶心,呕吐的症状都没有,悄无声息的就得了胃癌吗?李希全主任说:徐女士的胃癌发生在胃底近贲门处,贲门是胃的最上部,和食管相连,在贲门位置发生的肿瘤占胃癌的20%左右,如果胃贲门出现了问题,胃里面的食物和胃液就会倒流,反流的胃液就像醋一样酸,所以徐女士才会出现“反酸”的情况。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发病和死亡占全世界的42.6%和 45.0%,而胃癌生存率却远远低于同是胃癌高发国家的韩国和日本。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发现了胃癌的几个致病因素,且大部分早期胃癌可以在内镜下根治,所以防治胃癌的重心就在于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 1、胃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2016年,国家胃癌协作组对400例早期胃癌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后,发现其早期信号主要有: 1.上腹部疼痛占83.3%; 2.食欲减退占39,5%; 3.胃部闷胀占37.8%; 4.呕酸占37.5%; 5.上腹不适占36%; 6.消瘦占35.8%。 这些症状和普通胃病没什么差别,稍不留心,就会铸成大错,延误发现和治疗。所以一旦出现上述不适,要及时胃镜检查。 2、胃癌怎么预防 饮食 胃粘膜表面有一层保护层,可以防止胃自身被胃酸消化,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致癌物与胃粘膜直接接触导致癌变,但长期食用大量高盐、腌制、煎烤、熏制等食物的人,其胃粘膜的保护层会更容易被破坏,使得致癌物直接作用在胃粘膜上;加之喜欢吃上述食物的人很大部分也不爱吃新鲜蔬菜水果,导致具有抗氧化保护功能的维生素等摄入不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因此,应尽量少吃上述食物,多吃新鲜蔬果,降低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感染菌 对于中国人而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胃癌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约75%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部炎症和损伤,进而发展成胃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患胃癌比没有感染的人高3~6倍。因此预防胃癌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好像就要得胃癌了。但是,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54.76%,但患胃癌的人远远没有那么多,这说明,并不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导致癌症,胃癌的发生是很多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预防胃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幽门螺杆菌、饮酒、吸烟都是胃癌的致病因素。 慢性胃病 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胃部的疾病,平时体检做胃镜可能也会发现有胃炎、胃息肉等。 事实上,长期患有慢性胃病可能真的会增加患胃癌的可能性。当然了,像普通的浅表性胃炎或是单纯的消化不良等与胃癌是没有太大关系的,真正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两种:胃息肉和萎缩性胃炎。胃息肉里的胃腺瘤有10~20%的癌变几率;萎缩性胃炎也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 但发现有胃腺瘤和萎缩性胃炎,也不是说就一定会得癌症,患者也无需太过忧虑。反过来讲,胃病使患者定期复查的参与率提高,更可能早期发现胃癌。而治疗胃癌的关键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胃癌的根治率可达90%以上。 遗传因素 调查显示,一些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也较高。遗传方面虽然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但它给相关的人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要注意饮食,定期体检,才能防患于未然。 遗传也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胃癌病人的亲属常常也更容易患胃癌。 早期筛查很重要 胃内的病变一般最多、最先发生于胃粘膜,因此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的首选。胃镜是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直视胃内部。胃镜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对大多数“胃病”能一次就诊断清楚。 大家“谈镜色变”,现在绝大部分胃镜检查都是“无痛胃镜”了,患者只需要在“小眯一会儿”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检查。 而早期癌症的症状恰恰就是无症状,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发现。所以推荐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胃镜很必要。

专家科普 | 有时,生与死就一次胃镜的距离

【概要描述】病例
徐女士,64岁,在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酸,伴后肩放射性痛,于是去医院做了胃镜,病理诊断显示胃粘膜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考虑粘膜内癌。于今年6月来我院胃肠肛门病科就诊,经过李希全主任会诊后,建议行全胃切除,由于患者BMI指数达33.2,体重较大,患有糖尿病,手术风险和难度倍增;徐女士及家人慎重考虑后同意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非常成功,徐女士现已康复出院。
徐女士之前并没有出现腹胀,腹痛,连恶心,呕吐的症状都没有,悄无声息的就得了胃癌吗?李希全主任说:徐女士的胃癌发生在胃底近贲门处,贲门是胃的最上部,和食管相连,在贲门位置发生的肿瘤占胃癌的20%左右,如果胃贲门出现了问题,胃里面的食物和胃液就会倒流,反流的胃液就像醋一样酸,所以徐女士才会出现“反酸”的情况。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发病和死亡占全世界的42.6%和 45.0%,而胃癌生存率却远远低于同是胃癌高发国家的韩国和日本。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发现了胃癌的几个致病因素,且大部分早期胃癌可以在内镜下根治,所以防治胃癌的重心就在于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

1、胃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2016年,国家胃癌协作组对400例早期胃癌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后,发现其早期信号主要有:

1.上腹部疼痛占83.3%;
2.食欲减退占39,5%;
3.胃部闷胀占37.8%;
4.呕酸占37.5%;
5.上腹不适占36%;
6.消瘦占35.8%。

这些症状和普通胃病没什么差别,稍不留心,就会铸成大错,延误发现和治疗。所以一旦出现上述不适,要及时胃镜检查。



2、胃癌怎么预防
饮食
胃粘膜表面有一层保护层,可以防止胃自身被胃酸消化,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致癌物与胃粘膜直接接触导致癌变,但长期食用大量高盐、腌制、煎烤、熏制等食物的人,其胃粘膜的保护层会更容易被破坏,使得致癌物直接作用在胃粘膜上;加之喜欢吃上述食物的人很大部分也不爱吃新鲜蔬菜水果,导致具有抗氧化保护功能的维生素等摄入不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因此,应尽量少吃上述食物,多吃新鲜蔬果,降低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感染菌
对于中国人而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胃癌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约75%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部炎症和损伤,进而发展成胃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患胃癌比没有感染的人高3~6倍。因此预防胃癌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好像就要得胃癌了。但是,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54.76%,但患胃癌的人远远没有那么多,这说明,并不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导致癌症,胃癌的发生是很多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预防胃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幽门螺杆菌、饮酒、吸烟都是胃癌的致病因素。



慢性胃病
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胃部的疾病,平时体检做胃镜可能也会发现有胃炎、胃息肉等。

事实上,长期患有慢性胃病可能真的会增加患胃癌的可能性。当然了,像普通的浅表性胃炎或是单纯的消化不良等与胃癌是没有太大关系的,真正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两种:胃息肉和萎缩性胃炎。胃息肉里的胃腺瘤有10~20%的癌变几率;萎缩性胃炎也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

但发现有胃腺瘤和萎缩性胃炎,也不是说就一定会得癌症,患者也无需太过忧虑。反过来讲,胃病使患者定期复查的参与率提高,更可能早期发现胃癌。而治疗胃癌的关键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胃癌的根治率可达90%以上。



遗传因素
调查显示,一些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也较高。遗传方面虽然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但它给相关的人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要注意饮食,定期体检,才能防患于未然。

遗传也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胃癌病人的亲属常常也更容易患胃癌。

早期筛查很重要
胃内的病变一般最多、最先发生于胃粘膜,因此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的首选。胃镜是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直视胃内部。胃镜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对大多数“胃病”能一次就诊断清楚。



大家“谈镜色变”,现在绝大部分胃镜检查都是“无痛胃镜”了,患者只需要在“小眯一会儿”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检查。

而早期癌症的症状恰恰就是无症状,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发现。所以推荐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胃镜很必要。

  • 发布时间:2019-07-10 08:36
详情

病例
徐女士,64岁,在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酸,伴后肩放射性痛,于是去医院做了胃镜,病理诊断显示胃粘膜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考虑粘膜内癌。于今年6月来我院胃肠肛门病科就诊,经过李希全主任会诊后,建议行全胃切除,由于患者BMI指数达33.2,体重较大,患有糖尿病,手术风险和难度倍增;徐女士及家人慎重考虑后同意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非常成功,徐女士现已康复出院。
徐女士之前并没有出现腹胀,腹痛,连恶心,呕吐的症状都没有,悄无声息的就得了胃癌吗?李希全主任说:徐女士的胃癌发生在胃底近贲门处,贲门是胃的最上部,和食管相连,在贲门位置发生的肿瘤占胃癌的20%左右,如果胃贲门出现了问题,胃里面的食物和胃液就会倒流,反流的胃液就像醋一样酸,所以徐女士才会出现“反酸”的情况。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发病和死亡占全世界的42.6%和 45.0%,而胃癌生存率却远远低于同是胃癌高发国家的韩国和日本。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发现了胃癌的几个致病因素,且大部分早期胃癌可以在内镜下根治,所以防治胃癌的重心就在于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

1、胃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2016年,国家胃癌协作组对400例早期胃癌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后,发现其早期信号主要有:

1.上腹部疼痛占83.3%;
2.食欲减退占39,5%;
3.胃部闷胀占37.8%;
4.呕酸占37.5%;
5.上腹不适占36%;
6.消瘦占35.8%。

这些症状和普通胃病没什么差别,稍不留心,就会铸成大错,延误发现和治疗。所以一旦出现上述不适,要及时胃镜检查。

2、胃癌怎么预防
饮食

胃粘膜表面有一层保护层,可以防止胃自身被胃酸消化,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致癌物与胃粘膜直接接触导致癌变,但长期食用大量高盐、腌制、煎烤、熏制等食物的人,其胃粘膜的保护层会更容易被破坏,使得致癌物直接作用在胃粘膜上;加之喜欢吃上述食物的人很大部分也不爱吃新鲜蔬菜水果,导致具有抗氧化保护功能的维生素等摄入不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因此,应尽量少吃上述食物,多吃新鲜蔬果,降低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感染菌
对于中国人而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胃癌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约75%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部炎症和损伤,进而发展成胃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患胃癌比没有感染的人高3~6倍。因此预防胃癌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好像就要得胃癌了。但是,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54.76%,但患胃癌的人远远没有那么多,这说明,并不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导致癌症,胃癌的发生是很多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预防胃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幽门螺杆菌、饮酒、吸烟都是胃癌的致病因素。

慢性胃病
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胃部的疾病,平时体检做胃镜可能也会发现有胃炎、胃息肉等。

事实上,长期患有慢性胃病可能真的会增加患胃癌的可能性。当然了,像普通的浅表性胃炎或是单纯的消化不良等与胃癌是没有太大关系的,真正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两种:胃息肉和萎缩性胃炎。胃息肉里的胃腺瘤有10~20%的癌变几率;萎缩性胃炎也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

但发现有胃腺瘤和萎缩性胃炎,也不是说就一定会得癌症,患者也无需太过忧虑。反过来讲,胃病使患者定期复查的参与率提高,更可能早期发现胃癌。而治疗胃癌的关键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胃癌的根治率可达90%以上。

遗传因素
调查显示,一些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也较高。遗传方面虽然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但它给相关的人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要注意饮食,定期体检,才能防患于未然。

遗传也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胃癌病人的亲属常常也更容易患胃癌。

早期筛查很重要
胃内的病变一般最多、最先发生于胃粘膜,因此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的首选。胃镜是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直视胃内部。胃镜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对大多数“胃病”能一次就诊断清楚。

大家“谈镜色变”,现在绝大部分胃镜检查都是“无痛胃镜”了,患者只需要在“小眯一会儿”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检查。

而早期癌症的症状恰恰就是无症状,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发现。所以推荐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胃镜很必要。

版权所有:沈阳市肛肠医院

辽ICP备1401432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沈阳